如何在荒滩建起“生命之舟”?电影《不孤岛》的“主角们”这么说 世界微资讯

2023-05-26 09:03:07    来源:南方+

援港抗疫纪录电影《不孤岛》26日全国上映。该电影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和中建科工集团联合出品,记录了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过程中普通人的感人故事,见证了内地与香港的守望相助。

2022年2月,在香港抗疫形势异常严峻的关键时刻,应特区政府请求,经党中央批准,在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。3月6日,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正式开工,1.6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争分夺秒,在荒滩上抢建“生命之舟”。

4月20日,中央援港应急医院竣工验收。建设者们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,顺利完成了约16.79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的建设。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可提供1000张负压床位(含100张ICU病床)、3间手术室和全部医疗及辅助功能,在香港抗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,至今已有超过500位病人接受了这项服务。


(资料图)

随着香港逐步复常,中央援港应急医院还承担了缓解香港医疗资源短缺的任务。今年4月26日起,香港部分病人可转往中央援港应急医院接受放射诊断服务,以缩短轮候时间和纾缓香港公立医院放射科服务的压力。

回望一年前的落马洲河套地区,这座“生命之舟”是如何从一片荒滩上拔地而起的?记者回访了《不孤岛》的“主角们”——3位参与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的建设者,看看“河套奇迹”如何崛起。

在豆腐上建房子

作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总监,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叶福相直言,他工作十多年来从没遇到过如此困难的施工环境。

叶福相

“就像是在豆腐上建房子。”叶福相介绍,落马洲河套地区是河流入海口冲积出的一块平原,从地表往下很深的地方都是淤泥,“如果直接在淤泥上盖房子,可以预料到房屋后期会出现下沉,造成安全隐患。”他提到,场地中间东侧还有一片很大的鱼塘区域,可谓“差上加差”。

除了施工难度大,工期也很紧张。“常规的项目一般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,但我们当时只有两个月。”面对重重困难,叶福相的团队决定采用打预制方桩这种灵活迅速的处理方式。他形容道,这就类似用一根根筷子穿过豆腐直达碗底,打进软土下面的持力层和褥垫层,来提高项目结构的承载力,防止后期不均匀沉降。

由于前期地质勘察资料较少,一开始叶福相预计需要打12米深的预制方桩,但当两节6米桩打入软土后,却依然感觉不到可以承力的地方。“唯有接着往下打,最深一直到20米左右。”叶福相说,一定要确保方桩接触到“底”,交给香港同胞的医院未来才稳固。

从3月6日进入工地,到最终项目全体交付,叶福相没有离开过现场一天,也没有一天完整的休息。虽然忙碌,但他还是会尽量每天抽空与在深圳的家人联系,让他们放心。

“我是带着使命感过去的。香港的疫情如果控制不了,直接影响的就是深圳。”叶福相说,当时就想着赶紧把医院盖起来投入使用,缓解香港抗疫的压力,这是为了“大家”,也是为了“小家”。

如今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已经建成一年多,叶福相一直关注着与医院相关的消息。当他得知医院在舒缓香港医疗资源短缺上发挥了作用时,他感到很自豪,“香港与内地一衣带水,都是手足同胞,互帮互助都是应该的。”

在现场抢时间

李凌斌所在的深圳市东大洋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混凝土填筑。3月6日,项目一期开工,李凌斌的团队开始进驻项目现场,合计承担了一期、二期各近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量。

当时因为疫情防控,进入现场的所有司机都不能下车,无论工作、休息、吃饭睡觉都只能在车上进行,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。有个别司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甚至穿上了“尿不湿”。“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应急项目,所以能多做就多做些,没有怨言。”李凌斌打心底里佩服司机们的默默付出。

作为负责公司所有车辆调配和协调项目事宜的项目经理,李凌斌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个搅拌车司机都能精确地到指定位置卸料,确保所有浇筑计划能按时完成,确保每天几十台搅拌车司机能平安进出,不出错、不耽误。堵车、爆胎、迷路、海关检查……往往一个电话过来,李凌斌就要马上协调处理,每天基本只能睡两三个小时。

有天凌晨3点,刚刚忙完一天的李凌斌刚准备休息下,又接到一个紧急电话:“小李,我的车子轮胎陷进坑里,出不来。”原来因为现场地形条件较差,在每天重型车辆碾压下现场出现了一些坑洼。李凌斌赶紧联系现场中建科工的负责人,尝试了各种方法,最终由其他车辆用钢丝绳把车子拉上来。

而这边刚协调完,又一个电话打过来,新的情况又等着李凌斌处理。一个接一个的电话,等李凌斌终于放下手机准备休息的时候,距离第一个电话已经过去了23个小时。

最终,李凌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跑赢了进度,提前3天完成D区的填筑工作,并支援其他区域。

“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,他们勇敢的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,至今仍记忆深刻。”李凌斌和当时在一线奋战的同事都非常期待《不孤岛》的上映,“我看了一些先行片段,感觉那种激情又回来了。之后我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看。”

“我们都是一家人”

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任建飞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了,参与过不少重点项目建设,但作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项目的钢结构生产经理,他还是感到任务艰巨。“具体就难在时间紧迫、交通运输困难和资源量大。”

任建飞

“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8个小时以上,通宵作业也成了家常便饭。”任建飞告诉记者,为了按时完成项目,大家都是“先生产后生活”。忙的时候,他几乎一个多星期没有时间洗澡。实在困得不行,就找个地方坐着眯一会儿,在短暂的休息里暂时释放紧张的情绪。

医院施工现场进出只有一个环线道路,极易造成交通拥堵。针对这种情况,任建飞和团队成立了交通疏导专班进行专项疏导,全力保证道路环线畅通。同时,为了解决资源量大的问题,任建飞和团队启动了公司几乎所有的优质合作供应商,全力以赴提供各种箱体、运输设备及吊装设备。

任建飞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忙碌,脚受伤了都顾不上休息。3月29日晚上,河套项目施工现场正下着雨,任建飞穿着水鞋的脚一下子踩到一个泥坑里。脚肿了好几天,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在工地上。但比起与时间赛跑的责任,他说扭伤脚太不值得一提。“我们就希望能早点完成,让应急医院早日给香港同胞使用。”

如今距项目交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,记录建设过程的电影《不孤岛》也正式上映了。“我会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。”任建飞说,他期待能在电影中看到当时建设过程中的感人瞬间。他也想告诉香港同胞,“祖国永远是坚强的后盾,我们都是一家人”。

南方+记者 吴彬彬 陈彧 杨琼

关键词:

X 关闭

X 关闭